松江的群体性版画活动是松江区文化馆特定时期、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。1985年朱荫能、周洪声老师在群文美术辅导中,带领一批青年农民树起松江农民丝网版画这一全国群文美术品牌。 2012年4月,松江区文化馆在农民丝网版画基础上,成立松江版画院。松江版画院成立九年来,画师队伍常说的话题就是:松江版画迎来了春天。 |
|
|
版画作者的创作大多都要在工作室完成,原先因为场地问题常困扰着农民作者。我们先后建设或指导建起——车墩农民丝网版画创作基地,车墩版画美术馆,文化馆版画工作室,车墩学校、三新学校、仓桥学校、九亭三小、中山二小版画教室,残联版画工作室等。 农民作者逐渐成长,并成为主流队伍,曹才娟、周菊华、封文静、胡金珍等成为农民版画传承人,并涌现了如张玉良、吴德良、李泉明等风格明显的画家。画师队伍近年来也进入许多年轻面孔,如教师队伍成长起来的钱钢、尤凤、谢甫涓、莫怡沁等形成群体力量。松江版画的辐射作用亦有起色,上海大学美术学院、交通大学设计学院、立达学院一批版画专业或课程学生在松创作印制。本区的版画普及蔚然成风。 |
|
|
松江版画经过九年锤炼,不仅仅是群文美术领域了,从全国美展、全国版展到各省市版画名家邀请展、上海美术大展,再到全国农民画展、专业群文几乎全系列入选展出。 2021年,文化馆将迁新馆——人文松江活动中心。版画院主要阵地也将迁往新地址——秀野桥西南埭路。 部分作品展示: |
|
|
|
|
|
|
|
|